【专家科普专栏】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丨运动——预防骨质疏松的坚实盾牌!
2024-10-18
778

学术部

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官微」出品


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

运动,预防骨质疏松的坚实盾牌

在每年的世界骨质疏松日,我们聚焦这一沉默的健康威胁,不仅是为了提升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,更是为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,尤其是运动在预防骨质疏松中的不可或缺作用。

Part.01

运动:骨骼的守护者

骨骼并非静止不变的“石头”,它们是一个活生生的、需要不断锻炼以维持强度和韧性的组织。运动通过机械应力刺激骨骼细胞,促进骨形成,减少骨流失,是预防骨质疏松的自然良方。无论是有氧运动、力量训练还是平衡练习,都能对骨骼健康产生积极影响。


Part.02
有氧运动,增强心肺功能的同时强健骨骼

慢跑、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,提高整体健康水平,还能通过全身性的运动负荷,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和利用,增加骨密度。


Part.03
力量训练,打造坚固的骨骼堡垒

举重、深蹲、俯卧撑等力量训练能针对性地锻炼肌肉,同时给骨骼施加压力,促进骨细胞增殖和骨骼重塑。特别是针对腰部、臀部和腿部的力量训练,对于预防髋部骨折等因骨质疏松导致的严重后果尤为重要。


Part.04

平衡练习,减少跌倒风险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平衡能力逐渐下降,跌倒成为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瑜伽、太极、平衡板练习等不仅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,还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,降低跌倒风险,从而保护骨骼安全。



行动起来,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

预防骨质疏松,从运动开始。无论年龄大小,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,并坚持执行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适度、规律的运动尤为重要,它不仅能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,还能提高生活质量,让晚年生活更加健康、活力四溢。


在这个骨质疏松日,让我们共同呼吁:让运动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坚实盾牌,用汗水浇灌健康的骨骼,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






作者简介


方斌   博士   主任医师
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骨与软组织肿瘤科、儿童骨科主任


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分会骨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

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

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》、《中医正骨》编委,主持国家级、省级课题20余项,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。



李若愚   硕士   住院医师
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
骨与软组织肿瘤科、儿童骨科住院医师


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


精通逆向工程软件,擅长三维建模、计算机模拟手术、3D打印导板设计、3D打印假体设计、3D打印相关手术。擅长骨与软组织肿瘤临床诊疗。对骨肿瘤、软组织肿瘤、骨转移癌、骨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的研究,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多篇,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讨论并发言。



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!